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驻村民情日记范文(通用6篇)

村民 时间:2023-08-19

【www.xxkjfw.com--村民】

日记是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驻村民情日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驻村民情日记

屈指算来到***村已12天了。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我的家乡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

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

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

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我们向东徒步行走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我这时才突然明白,***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

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家。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攀谈中我们得知以前他当过民办教师,如果再坚持两年就转正了。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跑车,收入也可以,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条件太差,已过结婚年龄的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他说这个社、包括整个***村的小伙子们都很难说媳妇,姑娘们没人愿意到这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来当媳妇。好在他的二儿子很争气,现在上天津石油大学,快毕业了,工作已签约。

谈到村里的工,他说这里的群众有条件的想方设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难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搬出大山沟。我在心里想,***村也算大村,整体搬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政府适当扶持鼓励自行搬迁还是可行的,作为帮扶工作组我们还是多反映吧!

【篇2】驻村民情日记

2月13日 星期五 晴

“天哪!是这家?”我惊奇地问道,“没错,是这家,丫头,没见过这样的屋吧?”李书记笑着说。

“老人家!”李书记喊了一声,不一会儿,一位老人佝偻的脊背,拄着拐杖出来了,这就是年近八旬的李永中。他的儿子李晓鹏下肢瘫痪,常年卧病在床,是村里的特困户。镇上和村上都给予了救助,但是晓鹏的日常照料成了大问题。在屋里,我们和老人谈了很久,从头到尾,他都在笑,他幽默地说:“我很好,一天不愁吃不愁穿,没事种种菜,刷刷牛毛,找点事干,不能闲的一天打转转”,大家都笑了。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我得知,多年来,老人如同一日,细微的照顾着小鹏,蒸好馍,做好饭菜,让晓鹏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没有一丝嫌弃、没有多余的抱怨、没有一丁点抛弃的念头。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很惭愧,我没有做过那么伟大的事,但我很幸运,见到了这位美丽的老人,有机会感受最基层老百姓精神世界里最纯挚的爱,我相信,老人就是我生活中的榜样。(合阳县坊镇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雷欢欢)

2月3日 星期五 晴

“小杨,李支书叫你到他那去一趟!”妇女主任王巧珍在广场上叫我。

“好的,这就来,巧珍姨!”我应声道。

恰逢立春,拿着工作笔记本,新年后第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想想去年大学刚毕业那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一时间还很迷茫,惶恐,不知所措,而现在我来到王村也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这四个多月里经历了不少事情,收获了很多其他工作岗位上不一定能够学到的经验。

刚来王村那会,我在我们村的发展调查分析中发现,旅游产业服务、果蔬种植、水产养植是我们村的经济支柱,而因为这块农民思想还不太解放、滩地又较多、人口稀少,多为外出打工等主要问题的存在致使农业合作化建设工作无法向前推进。为此我曾向李支书及村其他干部提出过建议,并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在网络上查找了相关乡镇旅游方面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村的合作社经营以及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学习教案,也为制定符合我们村实际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

新的一年,新的蓝图,新的气象,一切都是新的。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在镇村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已经基本适应了的村官角色。我想,正值青春的我既然选择了基层,那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心怀阳光、踏实工作,用实际行动演奏我的青春乐章!(合阳县洽川镇王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杨辉)

2月15日 星期三 晴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收假,徐水河社区就迎来了一场大战—环境卫生整治。一大早,我便出发来到社区,和村干部一道,拿起扫把、铁锹等工具,准备大干一场。支书张天财把所有村干部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巷道垃圾的捡拾,第二组负责协调清运巷道“三堆”,第三组负责108国道沿线路边垃圾清理。

当来到张有民家时,他嫌麻烦不愿意配合,不管我们怎么劝他都不愿意搬,还说那是他们家的柴堆,他想放哪就放哪,别人管不着,我当时也很生气,可是我知道如果我发火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把局面搞得更僵。在这种情况下,我压住心头的火,仍然礼貌地说:“叔,您看大家都把门前的柴堆粪堆清理了,巷道里也漂亮了是不是,您要是嫌麻烦,我们动手帮您把柴搬进去可以吗?”张有民看我这么客气,也不好意思再固执下去,最终答应把柴堆搬走。在我们的耐心协调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很多群众看见我们全体干部出动打扫卫生,也自觉地拿出工具加入到劳动队伍中来,人多力量大,巷道很快就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这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中,虽然与村民之间有一些小摩擦,但是我仍然能感受到农民群众的善良与朴实,他们可能有时候有些小固执,但是只要我们耐心去对待,不埋怨,不抱怨,尊重他们,他们也会理解尊重我们的。(徐水河社区总支书记助理 党雪妮 )

2月9日 星期四 晴

精准扶贫仍是今年工作的重心。从年后收假开始,为了使精准扶贫工作“走稳步、迈大步”,我们村着重在“分解帮扶任务、夯实帮扶责任”上想办法、找措施。

吃过早饭,我和第一书记刘哥就开始了今天的走访。首先来到了张奶奶家,我们曾多次来到她家,老人见我们来了很兴奋,她对我们非常熟悉,“奶奶,我和刘哥来看看你,新年过得怎样?开心吗?现在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奶奶高兴地说:“有你们经常来看我,我已经很知足了,年前你们来看我拿的东西还没舍得吃呢,什么都不需要了”。

张奶奶是莘村五组村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现在和老伴两个人相依为命,儿子在五年前因家里穷没娶到媳妇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信。两个老人非常挂念自己的儿子。每次提到儿子,他们都会伤心的流泪,我心里也很难过。却不能帮到他们,只有安慰……

通过今天的走访,我体会到扶贫工作任务之艰巨,也深知,对于他们不应只给予国家扶贫资金上的帮助,应该更多的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篇3】驻村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精准扶贫驻村民情日记一:

按照县里的部署,我院决定对长潭河乡中间河村经筛选出来的40余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按照每名干警联系一户的原则进行定期脱贫帮扶。

早上,我带领所分管的部门十余名干警前往中间河村认穷亲,结对子。由于修路,车子在宣恩到万寨的公路上颠簸前行,同事们久坐机关,看一路的茶园风光、闻扑鼻的稻花香气,远近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劳作的人们,都很激动和兴奋,加之平常办案总感到枯燥,又因此次扶贫任务是县里安排的重要任务,所以都有一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之感。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议论怎么帮困的问题,有的讲是不是要干警自己掏钱接济?有的说我们是不是还要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还有的讲现在农村日子应该好过,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多,有的讲洞坪水库大得很,打鱼卖都可以过得很好。我悠悠的说了一句:到了你们就清楚了,至于怎么帮扶,你们入户调查了就会知道怎么做了。车过张家垭,一片高峡平湖的风光呈现在同事们的眼中,一阵惊叹和拍照后,车在湖两岸的壁挂公路上蜿蜒前行,在提心吊胆中我们来到了中间河小镇。

中间河小镇是个移民村,二三十户人家围绕着盘山公路而建,由于移民大多外迁和在外打工,小镇上显得冷清而又萧条,早已闻讯的工作队书记和村干部在小镇上等待着我们一行,我们将贫困户名单拿出来后,工作队覃书记和村干部很熟悉的就将各户人家的位置告诉了我们,并对各户的贫困情况给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周围的村民也很是热心的介绍,在人们七嘴八舌中,我按照各户驻地分派了对象。刑庭艳姐和我就分派到湖对岸山坡上较远的两户人家。工作队覃书记用一辆破面包车将我们送到湖边后,又坐了十几分钟渡船后,覃书记给我们指着半山腰隐约露出屋角的人家说,那就是李自明(我的帮扶对象)的屋,上面一点就是符永家(艳姐帮扶对象)的屋。在渡口上等了十来分钟,从山间的沙石小路上下来一位背着背篓的中年妇女,自我介绍是李自明的妻子叫王延开。并面带羞涩的说,不好意思,我们家的情况惊动了县里来的领导(把我们当成县里的领导),给政府添了麻烦。当看到我们带的一些米面油后,更是连说不好意思。

沿着陡峭的砂石小路一路往上爬,我一边介绍我们来的目的,也一边听王延开介绍家里致贫的原因。王延开介绍,他家四口人,由于修建水库水淹,家中只有0.5亩责任地,男人李自明只好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在海南等地做苦力,一年也找不到大钱;儿子成年了,但没安家也在外打工,但打工的钱,还够不到他自己花销;女儿去年才从卫校毕业,现在在宣恩城里给别人卖衣服,一个月一千来块钱,不够她自己用;王延开本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去年就住了几次院,常年需要药保养,光医疗费就用去了5000块,农活多了做不了。按她自己的话讲,看上去好好的,吃得玩得就是做不得。一路上她对贫困二字始终纠结,认为原来家里条件并不差,近几年主要是自己有病,加之女儿读书花费不少,所以总是入不敷出。她没有抱怨其他,反反复复就是讲自己身体不争气,拖累了家庭,也给政府添了麻烦。

在气喘吁吁间我们来到了她家,一栋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呈现在眼前,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进入堂屋里面摆放的东西虽然杂乱但是很干净。女主人用帕子将椅子擦了又擦,生怕脏了我们的衣裤,搞得我和艳姐很是不好意思。按照此行目的我们对她家进行了详细调查。王延开一家居住在1994年建成一栋土木结构(180平米)中,耕种有五分责任地,由于村民大多搬迁,荒地较多,所以王延开就利用荒地养了4头牛,13头生猪。我问道,你身体又不能劳累,养了这么多牲口,吃得消吗?她无奈的说:么子法喲!还不是要下蛮,要吃饭,儿子还要安家,女儿要打发,给他们能创造一点是一点,尽我们老家伙的力,免得到时遭埋怨。交谈间,我们还了解到,王延开家,20***年打工收入3万元,她养生猪卖了2200元,但女儿学费、他的医疗费和人情开支等共计支出33560元,家庭赤字1360元。

谈到今年,王延开表示只要自己身体稍微好一点,应该比去年要好好多,女儿不要学费了,家里应该会好起来的,同时她也表示自己给政府添麻烦了,但有信心今明两年打个翻身仗,不会久背贫困帽子。在我们的鼓励下,王延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谈到有么子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王延开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向我们提出,看能不能给他们家修一条公路,因为水淹之前,他们这里有一条通往中间河集镇的公路,现在水淹了,公路也没有了,进出只有靠渡船,且渡船一天只定时跑6趟,而他们几家进入只有从水路和外界相通,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库区蓄水,滑坡时有发生,她家修的院坝因为滑坡已整修了几次仍然没能修好。最后她又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要是能整体搬迁就好了。说实话,对她讲的修路也好,整体搬迁也罢,我的内心真的没底。但走的时候,我还是诚心的对她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会向相关部门提出,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把问题解决!

告别两户帮扶对象,我们搭上了最后一趟渡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我在想早上自己给同事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帮扶他们?

精准扶贫驻村民情日记二: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精准扶贫驻村民情日记三:

**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人从村委会出发,踏着泥泞小道、爬坡上坎,走访扶贫对象72户。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篇4】驻村民情日记

7月24日 周三 晴间多云

今天是农历六月六日,在***当地是传统节日,相当于半年。每逢这天,当地有吃水饺、吃羊肉并且回家给已故长辈上坟的习俗。今天还恰逢县里在薛庄镇召开“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早8:30,车一出镇政府大院,马上就看见了几只被剥了皮的羊赤条条地在街上挂着,越往东去越多,连平日不卖羊肉的地方都挂了羊。过了县城,在车驶往薛庄镇的农村道路两侧,随处可见被杀好的羊很张扬地挂在铁钩子上,果然是个不同往昔的日子!

推进会开的倒是很成功,很多县市下来挂职的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很开眼界。因为有很多县领导和省里重要部门的“第一书记”参加会议,午饭安排的很是不错。饭店就安排在薛庄风景秀丽的山上一个就做白石屋的有名的农家宴饭店。薛庄镇也下了血本,一下子宰了四只纯正的黑山羊,据说镇领导很老练地安排专人看守着,生怕他们把羊肉给偷偷换了! 用山泉水煮的羊肉味道果然不同!坐在山上树荫下的石凳上,听泉水叮咚,呼吸着清新爽肺的空气,大快朵颐地吃着纯正的羊肉再享受着山风拂面的那份柔情!呜呼!我都不好意思说快哉了!真是一个难忘的六月六啊!

7月9日 周一 大雨

昨天下了一天的大雨,虽说晚了一个时节,不是当春下的,在极度干旱的山区仍然不失为一场好雨。今早起来晨练,沿乾***岸西行。往日清凉、透明、温柔的乾河明显没了昔日的风采,黄泥汤一样的河水夹杂着柴草和树枝象惨遭蹂躏后的少妇,披头散发而又惊慌失措地向东匆匆而去。乾***岸有山,地势较高。原本修整一新的北岸的河堤,在顺势而下的雨水的冲刷下也已经面目全非了。越往西行越感受到了水的力量,在放眼能看到的不足千米的河堤上,已经被雨水冲出了大大小小四五个豁口。看到此情此景,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是“洪水猛兽”,不对,尽管大水冲了河堤,还应该是“上善若水”。正是因为雨水面对崭新的河堤丝毫没有退让,面对领导的政绩也丝毫没有留面子,不知阿谀奉承、不懂潜规则才是水的善,冲出的豁口正是要告诉河堤的设计者:万事要按规律办事,那个地方是必须要下管子留排水口的,否则就是劳民伤财!想想为什么各行各业在民国和建国初期那么多大师?为什么现阶段鲜有大师呢?唯严谨和敬业尔!呵呵,不说了,越说越沉重了!还是看景吧,雨后的残景也是景呢!河里已经冲来了卡车和挖掘机呢!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哎,还是发图给您看看吧!

【篇5】驻村民情日记

今天是我驻村的第一天,一大早,搭乘着杜尔镇政府干部的通勤车,直接来到了杜尔基镇光明村村部。在村部院里领着村民扫雪的村主任李学志热情的接待了我,并研究定好了一天工作。

今天我的任务主要是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走访村民掌握农户情况。由于昨天在视频分会场,我与李主任同桌,并已经了解了一些工作情况。也算老熟人了,没有客气,我就直奔主题,向他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及今年的发展思路。李学志认为:当前村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村集体经济,缺少种养技术能人带动,种养设施利用率不高。

对村民逐户走访时,在老党员黄军家中,说起村里的变化,他高兴地说: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村原来脏、乱、差在全镇是出了名的,近几年,经过科局帮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得懂得感恩啊!当聊到对村发展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时,老黄直言快语的说:“村里想发展,必须用好现有资源,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建议就是你们常来坐坐,给我们的老思想、老观念除除旧,换换脑,也让我们跟上发展的步子。

【篇6】驻村民情日记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gongzuorudangshenqingshu/3035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