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红旗渠精神作文800高中精选三篇

高中 时间:2024-04-14

【www.xxkjfw.com--高中】

作文(composition)是通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表达主题意义的叙事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和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叙事、解释、应用、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旗渠精神作文800高中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旗渠精神作文800高中1

  通过学习红旗渠,我意识到人们总是需要神,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我们党辛苦奋斗创业,辛苦奋斗成长,成就伟业。没有艰苦的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必将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将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30多年,让我们沐浴春风,感受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的领导干部,不想再做艰苦的工作,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法与大众密切联系,甚至脱离大众,有很高的现象。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党的事业就无法前进,甚至会受挫。无论我党取得什么成就,都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密切联系大众,不断维护大众的根本利益,使我党始终保持与大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支持,始终站在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与目前开展的党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完全一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员都应该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作为他们成功的基础和灵魂。

  实践证明,无论何时维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我党都有呼吁力、战斗力、团结力、向心力,能够引领众多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目前,面对各种邪恶的袭击,需要积极提倡,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必须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渠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顽强的愚公,还是填海的精卫,无论是石大沟的郭变花,还是桃花洞里留下最美的笑容的原海生,他们最美的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老师,应该让祖国的花在未来绽放,为祖国的建设献上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开辟新的篇章。

红旗渠精神作文800高中2

在这个太行山菊更为艳丽的季节里,我与一百万家乡同胞被来自10月的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深深震撼,红旗渠畔的儿女们踏着霜花,调整着步伐,给自己做了全新的定位。

我们西望太行绝壁上的千里长渠,回眸历史,硝烟仍在,展望未来,慷慨激昂。因为,我们的血脉中传承着祖辈半个世纪的创业情怀,我们的眸子里高扬着一面猎猎的精神之旗,思想所到,无坚不摧。

老天没有给林州人太多的福祉,甚至连一条像样的河流都不曾给予;但老天又是公平的,他给了家乡这方土地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气魄宏大的神话。不被命运屈服的林州人,在这些神话的激励下,憧憬梦想,满怀激情,用简陋的工具书写出只有如椽巨笔才能完成的宏大诗篇。

那是一个放映时只有黑白两色的时代,上一世纪六十年代,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史十年,硬是在悬崖峭壁峭壁上,挖渠千里,从此,多山的林州地图上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红旗渠。

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旱地稻花香,荒山果树沟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畅想,又是怎样一个穿越时空的清晰的目视。红旗渠水在林州的大地上流响了,那是1965年的时候。同时,一面精神之旗正在冉冉升起,传承于民族精神的红旗渠精神,闪着熠熠光辉,映红了太行山的紫色岩壁。1969年,红旗渠水系全部竣工,红旗渠精神之旗坚毅地立在了太行之巅。创造红旗渠奇迹的祖辈们在新中国艰苦创业时代的厚重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一条渠,一种精神,被世人做了跨世纪的仰望。

林州人是一个富有个性的群体,他们不甘落后,永不放弃追求,以许存山、郭变花支书为代表的时代先锋,一脉相承60年代的激情,完成了家乡由穷变富的宏大特写,100万林州人的性格在13亿中国人性格的背景中赫然卓然。改革开放,林州人富了、幸福了,也成就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她是时代精神的缩放,又是时代精神的领航。10月的新华社政论,《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像60年代红旗渠通水庆典一样把国人的目光引向了林州,引向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引向红旗渠精神。精神再次被高扬,被讴歌,被时代深深颔首,默然赞许。不过,时代已经掀开崭新的一页,掀过黑白,掀到色彩逼真的全息一页。

历史将会铭记这个沉甸甸的10月,我一遍又一遍的拜读《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林州儿女,守望精神家园,责无旁贷。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精神之歌。去年以来,我们教体系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课堂改革。课改,势在必行,时代命题,难以绕开。我校借时乘势,进行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课堂改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积极地参与到这一颠覆传统的课改之中,在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制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开始形成,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课改是艰难的,一如当初修筑红旗渠工程。没有无所畏惧的勇气,红旗渠工程只会是一代又一代林州人的生命期盼,只会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不会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不朽典范。高效课堂需要一种同样的气魄,没有坦然面对课改中出现的一波又一波问题的胸襟就会畏缩在课改的起步阶段止步不前。课改又是无止境的,谁在课改中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也会夭折在前无古人的我们才刚刚开拓出来的课改路途中。只有朝夕守望这面课改的大旗,永不迷惑于路途中的奇花异草,尝试再尝试,才能走出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到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的课改之路。课改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让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在教坛上高扬吧!

恋旧就没有今天崭新的林州,恋旧就没有今天崭新的课堂。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红旗渠精神,迎难克艰,奋发进取,让林州教育的品牌标识一如红旗渠精神一样走出河南,走向中国。

红旗渠精神作文800高中3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

我是,我演讲题目是《不朽的传奇,永恒的丰碑》

面对这么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我的脑海里一直有这么一个巨大的问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的支撑,能够促使林县人民焕发出那么大的气魄、激情和干劲来修建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这次来到太行山,我不知不觉地想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所谓太行、王屋两座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境内的济源市。可是那毕竟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是一个古代传说。而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一个镶嵌在太行山上的人工天河啊!这样的人间奇迹究竟是怎样创造的?我想这一定跟林县人的始终如一的信仰信念,跟林县人率先垂范,求真务实,自力更生,上下一心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信仰是一个人对精神的终极追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在那么一个特殊的年代,红旗渠人是有信仰的。“纪录片”里每一个忙碌的身影胸前都佩戴着毛***像章,而晚上收工后集体学习时大家手里捧着的都是《毛***语录》和《毛泽东选集》。60年代,那些老实淳朴的林县农民,目不识丁,他们虽然把《毛泽东选集》捧在手上,但真正能够读懂的又有多少?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问号。尽管如此,每天晚上他们依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得、学得津津有味。我想这是骨子里有那么一份朴实的信仰,一种那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对毛***、对共产党的那种顶礼膜拜式的信仰和信赖。

无论是一张张珍贵的图片,还是《纪录片》里一个个真实的镜头,我们都会看到杨贵书记以及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都出现在许多施工一线。特别是十万大军向太行进发的那张照片,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杨贵书记头戴安全帽、肩挑两个筐,大步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杨贵书记这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县其他干部也是如此。从一张史料记载中看到,针对当时物资贫乏状况,县里在制定分配计划时是这样的:1960年2月,民工补2斤、干部补1.5斤;1960年11月~1961年5月,民工补1.5斤、干部补1.2斤;1961年6月~1966年5月,民工补1.8斤、干部补1.2斤。而在分配施工任务指标时,干部一定比群众高。林县干部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了自己人的亲人,放在了自己的心上,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豪情干劲。

大家都知道,杨贵同志1956年到林县任书记1960年动工修建红旗渠。在这几年间他带领林县人民兴建了好几个水库,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一系列水利工程,交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抗旱成绩单。为修建红旗渠,他作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多次带着县里的水利专家进行大量的测量、勘察和科学设计。人们认为,从渠首到分水岭,全长70000多米的总干渠,用70000个民来修建,一个人修一米,2个月总可以修成吧?把时间再算得宽余些,那就80天吧,所以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大干八十天,引来漳河水”。而工程展开后,7万多民工“一”字长蛇摆在70公里的渠 线 上,全面施工,劳力摆布分散。战线太长,工程量大,各种物料用量大,运输跟不上,领导力量也跟不上,技术力量更是薄弱,顾此失彼。大家认识到,光靠革命热情在大自然面前是要打败仗的。他们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召开了著名的盘阳会议。许多事情事后说起来可能比较轻松,但面对一个7万多施工大军的建设工程,作为一名总指挥,杨贵书记能够勇于否定自己定下的方案,这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的,作为一个主政一方的主要领导,如果没有一定的胸怀与气度是做不到的,我想这主要体现的是他们一班人尤其是杨贵本人的一种求真务实精神,不怕个人名誉受到质疑和损害,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切实承担起这样的一个政治责任。他们及时调整方案,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科学态度,决定收缩兵力,打歼灭战。整个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想,如果没有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没有一个冷静的、科学的态度,任由高昂热情、革命斗志,一味盲目蛮干,最后肯定是不成功的。

大家把红旗渠精神概括为四句话、16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我认为,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应是自力更生。60年代,正是国家面临的非常困难时期,形势非常严峻。国际环境异常紧张,国家内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国家正在举全国之力上马一些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这时,要依靠国家支援,显然是不可能的。勤劳勇敢的林县人不是消极等待,不是怨天尤人,更没有向国家伸手,而是自力更生。他们豪迈地说“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咱们双手造”。于是林县数万农民扛着自己家的铁锨、铁锤、铁钎,推着自家的小推车,背着自家粗布做成的铺盖,带着生产队的大铁锅,、缝纫机,自带口粮,毅然决然地上了太行山。走在队伍最前排的是杨贵书记以及以他为代表县委一班人。无论是林县的县委领导,还是普通百姓,大家真是上下凝成了一股绳,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县上下大家思想认识一致、目标一致,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水引进来,真正做到了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

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传统文化。红旗渠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和追求。红旗渠是一个人间奇迹,更是一座镌刻在太行山上的历史丰碑。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jiaoyuqiuxue/8398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