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5篇

800字 时间:2024-03-29

【www.xxkjfw.com--800字】

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记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1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董存瑞》。它主要讲的是:16岁的董存瑞不想当见习八路了,想要参军。王政委和连长都说他年龄小了点,不可以参军,董存瑞一点也不死心,就跟他们蘑菇。后来,王政委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连长最后没办法了,终于答应让他参军了。

当八路军准备攻打隆化,解放热河。国民党军队又造了许多碉堡,来做掩护。想打这场仗,爆破队长很重要。到底给谁呢?领导们思考了半天,决定给董存瑞。由火力队来掩护爆破队,让爆破队去炸碉堡。其他的碉堡都被炸了,就剩下最后一个了,这是一座小桥,也是最难炸的一个。眼看上去了几批人都没有成功,董存瑞说:“我来”。他左闪右躲来到桥底下,怎么也没找到能放炸药包的地方,炸药架又用完了。怎么办呢?眼看着同志们一批一批的倒下,总攻时间就要到了。这时候董存瑞用自已的身体做支架,举起了炸药包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

难炸的碉堡终于炸掉了,战役最后胜利了,而董存瑞却永远地离开我们!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被董存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了新中国而放弃自已生命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同时我也非常生气。我弄不懂蒋介石为什么要打内战,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吗?难道有了国民党就不能有共产党吗?难道国共两党不能和平相处吗?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长大了以后,也要回报祖国!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3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爱国教育影片《红孩子》。《红孩子》讲的是战争时期儿童团的孩子们与白匪英勇斗争的故事,影片中机智勇敢的苏保、足智多谋的金根、憨厚鲁莽的虎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严酷的斗争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血与火的冲洗使他们中不断成长。

我的心情随着影片中的情节而起伏。当汉奸坏蛋被小儿童团员们耍得团团转的时候,我开心地哈哈大笑;而当看到冬牙子被枪打中的时候,我又难过又憋屈,禁不住流下眼泪,他那可爱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我心中充满了对白匪的憎恨。影片看完了很久,我还沉浸在那种激动地回忆中,幻想着自己也能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斗敌人、打胜仗。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用艰苦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影片中孩子们的智慧和勇气,不畏艰难,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用知识和汗水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4

英雄浩气传千古,胡兰精神照后人。

电影《刘胡兰》的故事发生在吕梁山下文水县云周西村。1932年出生的刘胡兰自幼丧母,是奶奶一手把她带大。继母胡文秀如同亲娘,鼓励她上学读书。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革命同志的牺牲,震撼了刘胡兰幼小的心灵,她决心长大后跟随共产党闹革命。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鬼子占领了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关闭了抗日小学,刘胡兰就参加了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并担任村儿童团团长,机智勇敢地与日寇斗争。抗战胜利,国民党发动内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1946年6月,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成为中共候补党员,被派回云周西村,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协助武工队开展工作。她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做军鞋,挨家挨户收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支援前线,打探敌情除恶霸,悉心照料受伤的顾县长。1947年1月12日,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为营救党支部书记石德辉等同志,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国民党阎匪军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下,刘胡兰誓死不低头,坚决不出卖党组织,她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敌人用死来威胁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刘胡兰坚定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在敌人的铡刀面前,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昂首挺胸,毫不畏惧,从容地躺下去,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以短暂的热血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光辉诗篇;以不朽的革命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崇高宣言。1947年3月下旬,转战陕北途中的中共中央***毛泽东,得悉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英雄形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我影响很大,少年时看电影《刘胡兰》,让我开始懂得什么是崇高,什么是英雄。如今再看电影《刘胡兰》,让我更加明白,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

英雄刘胡兰,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对共产党地忠诚,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用满腔的热血铸就无悔的青春,这正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伟大品质。真实的刘胡兰虽然没有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过誓,但是,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信仰,她的青春已经交给了党,因为有责任、因为有担当,所以什么都不能让她改变。她用青春热血铸立起一块不朽的丰碑!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一个敢用热血铸青春的美丽少女,一个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楷模。她的牺牲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让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思索:“究竟是什么信念,让一个15岁的女孩如此坚定,甚至在牺牲面前如此从容?”

2019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讲话时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刘胡兰精神,正是这些人生要义的最好体现。刘胡兰,永远是中华好少年学习的榜样。壮哉,少年!诚哉,斯言!青少年一代怎么样,未来中国就怎么样;青少年魂魄强健,未来中国就有力量;青少年光明,中国便不会有黑暗;青少年敢于奉献,中国就永远会有希望!

历史的车轮已经飞驰进新的时代。当年,那些像刘胡兰一样的年轻先烈,他们的头颅和胸膛里迸裂出的热血,已化作穹顶之上的幸福阳光,热腾腾地洒在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上。可是,享受这太平和幸福的孩子们,是否还会回望、铭记那些不朽的青春、沸腾的热血、壮烈的牺牲、伟大的灵魂?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家只有义不容辞地弘扬“坚定信仰、严守纪律、彻底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浪潮中去,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中国梦”就会及早实现!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5

最近,北大副教授阿忆关于刘胡兰死因的一篇博客文章,把如何看待历史这个话题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些媒体力挺阿忆的观点。但随后解放军报的报道明确指出,刘胡兰被老乡铡死说法歪曲事实。

比阿忆博文更翔实的采访、一些老人对《翻阅日历》栏目的质疑,这些证据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有人在说谎。这种说谎的恶劣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无聊的恶搞。因为“谎言”变成“现实”的话,烈士之死的性质就再无悲壮可言。也许有些人的目的就是以还原历史为名,想让刘胡兰“死”在毫无意义的口水里,让英雄人物湮没在近乎扯皮式的纷争中。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但我们有很多同胞却甘愿成为可悲的民众,因为在他们心中,英雄似乎就是愚昧的代名词。于是,在毫无技术含量的“恶搞”之后,一种具有“高科技手段”的颠覆出现了:让英雄湮没在民众的口水之中。这种手段异常高明,不必再替英雄整容变性,也不必再为他们描眉换装,只需给你泼上几瓢“学术”泔水,再让民众吐你几口唾沫,保准你不再神圣。

同历史时光的顺序一样,这个差不多按时间顺序的颠覆已经越发逼近现代:从岳飞的“愚忠”、秦桧的“爱国”、林则徐的“荒谬”,到现在的刘胡兰“死因不明”,那么谁会是下一个在口水中消失的英雄呢?谁也不敢肯定。

伪造历史或者掩饰历史是可悲的,但颠覆真实的历史同样可悲。如果一个民族脑海中的碑铭一块块的被别有用心地击倒,只剩下一片苍白,那么这个民族还会有什么前途呢?

历史可以在一笔之间改写,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却不能在一瞬之间重塑。刘胡兰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已经成为过去,但如果再让她“死”在有恶意的闲人的口水之中,那么可悲的必将不是一个人。

记住,不要让刘胡兰“死”在口水之中,那样会毫无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rudangshenqingshufanwen/8017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