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合集5篇)

大一 时间:2024-04-19

【www.xxkjfw.com--大一】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合集5篇),欢迎品鉴!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1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论文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ofcultural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2

  【摘要】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了全球新军事革命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科技应用;既涉及军事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又涉及工学和理学。

   【关键词】军事理论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61-01

   1.构建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

   所谓的战例教学指的就是利用真实的战斗例子,研究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的理论,实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的战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指导学生在特殊的战斗环境中能够进入到情景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军事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对军事知识的教学产生兴趣。

   2.构建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

   在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择时下最新鲜的军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整个军事课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创新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军事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会讲述五大模块的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使军事理论的课堂能够有新时代的气息,军事理论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3.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

   在教授学生军事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鲜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使教学能够更加的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加的多样化。相关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等。

   4.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军事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军事知识,同时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增加彼此沟通的机会。在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军事知识的乐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5.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在大部分高校中,军事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充分的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由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能够较为具体的展现出军事理论知识,把外表看似简单的东西具象化,把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出来。

   6.建设集授课、自学、交流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网站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事理论的教学是比较抽象化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夹杂较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老师们应该去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一系列展示,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就变得生动明快起来,枯燥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军事知识与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军事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7.结语

   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战例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使军事理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搭建一个集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媒体互动教学、兵器陈列室辅助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让国防教育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军事教程教学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为中国的新青年们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国家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3

  摘要:军事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国家荣誉感与爱国主义精神的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庞大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政治站位有待提升、课程认识不足、专业化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片面等问题。对策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课程认识、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探索课程考核新体系,促进军事理论课改革,保证课程有序、高效地开展,并将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问题;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092-03

   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在教育领域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科學规范教学内容,强化科研创新。2019年1月,教育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军事理论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和国家教育督导体系。随着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成效已势在必行。如何通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达到国防教育的目标要求,需要我们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当今教学现状,结合网络教学新形势,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重塑教学体系。

   一、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政治站住不高,军事理论课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教学管理者认为普通高校不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场所,对开展好军事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穿插引导,弱化了日常管理和督导,导致教学管理、督导机制不健全,相关教学资源和科研经费得不到保障。多数授课老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军事理论课培训和部队生活经验,对军事理论课整体架构和理论体系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军事缺乏具体感受,在课堂授课时存在知识盲点,只能照本宣科,难以进行课堂引导和知识延伸,教学效果不好。大部分学生因“专业课至上”的功利心理,导致他们忽视军事理论课育人作用,课堂学习只限于“被动应付”和“浑水摸鱼”,没有认识到军事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整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的综合素质教育课。

   (二)专业化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军事理论课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保证基本概念“准”,基本原理“透”,基本范例“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就要求军事理论教学必须由专业化师资力量来承担。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军事理论课通常由人文社科类公共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兼职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因缺乏系统、规范的军事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匮乏,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在职称评定和晋升上只能挂靠其他学科类别,导致任课老师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感不足,“学科边缘化”感受强烈,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军事理论教学主要以“粉笔+教材”、“合堂+视频”的灌输性课堂教学为主,即使少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也均以讲授型为主,“探究式”“引导式”“合作式”少有涉及。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编排形式单一,内容滞后,缺乏军事前沿和热点内容的更新。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专业背景差异,真正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兼顾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堂教学活动偏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实效性难以保证。

   (四)教学考核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片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军事理论课主要通过纸质测试结合平常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即便是网络平台学习考核也是以试题测试为主,考核模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缺少过程性考核,难以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对国家、社会的热爱程度给予客观评价,考核结果片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及时获得反馈,即使发现教学问题,也很难及时进行修改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一)提高政治站住,加强课程认识

   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军事理论课是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大格局思维、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四个自信”,提升国防教育成效的作用。将军事理论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督查体系,严格依纲施教、施训和考核,保障教学设施与经费的投入。按规定成立独立的军事课教研室,健全军事课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任课教师培训和思想政治引导体系,加强授课老师对军事理论课认识,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针对学生认识不足的问题前期加强课程开设利他性讲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依托公共必修这一特点发现和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点,兼顾个性化施教,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军事教学实践,减少枯燥知识点罗列,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和重要性认识。

   (二)增加专业教师人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确保教学成效的重要支撑。针对缺乏专业军事理论课教师来源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师范类大学与军事院校联合开设军事教育专业的规划,增加面向地方就业的军事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高校在做好专业军事理论课教师招聘的同时,选拔军事素养高、思想觉悟高、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教师向专业军事理论教师转化;以及接收既有专业的军事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军旅生活、工作经验的转业军官来校任教。更重要的是构建完善的军事理论课培训、考评体系,通过军校进修、课题研讨、驻地部队见习、以老带新等方式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师,制定专门的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形成规范的晋升机制,给与应有的职称、职务待遇,增加职业发展认同感和幸福感,保持专业教师队伍稳定性。通过建立与奖金挂钩的教学考评,增加授课老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坚持“引进来”的战略,通过加强与驻地部队、军事院校的交流合作,把具有丰富军事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军官或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吸纳到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队伍中来,打造专兼相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多措并举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军事理论课单纯依靠网络平台学习或者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时期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诉求问。需充分借鉴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理论,运用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选择更容易让新时代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网络平台学习、线上交流互动、线下“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课前学生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困惑的、整合性的学科问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在线精品课程的学习分享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教师的优质资源,享受军事专家的讲解,通过军事专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点多面广”的军事理论知识相串联。学生通过难点、热点问题网络社区互动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性思维,加以教师针对性的引导,形成自身理论认识,同时辅以电子军事模拟和试题闯关测验等模块锻炼,在提高学生兴趣,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实现“玩中学”和“比着学”。针对学生基础和专业背景的不同,通过对学生课件学习和测评数据的智能监测和分析,兼顾学生个性化差异,判断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其与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有机结合,根据学生个体之间掌握理论知识程度的不同,适时推送不同练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借鉴“翻转课堂”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彻底翻转,即课前学生带着学科问题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将知识主线的教学改造为问题主线的教学,通过进行角色扮演、论题争辩、边体验边讨论、互动交流等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深度体验,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以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创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例如:伊拉克战争分析学习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战争场景或者氛围中。根据学生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形成课程争论焦点和难点,再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解答来正确的解剖战争背景,掌握作战指挥背后的思路方法,分析高新技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等。在“翻转课堂”沉浸式、投入式学习中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知识学习帮助者、问题的解惑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理论信息的加工者,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斗争形势,掌握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和战争本质,形成个体军事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

   在新生军训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利用爱国教育基地和军事纪念馆开展爱国、拥军传承教育。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军事技能实训,如军事搏击操训练、校内定向越野、军被大赛、校外素质拓展等,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三是邀请军事教授或专家,以“70年国庆阅兵军事武器讲解”“国产航母建造”等“中国故事”为主线进行专题讲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四是建立军、校联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军营,感受军队发展,开展国防和军事科技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军事理论教学成效。

   (四)探索考核新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通常把学期考核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直观评价,为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我们在传统考核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网络平台成绩考核(35%)、平时成绩考核(20%)、实践考核(20%)和期末考核(25%)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大数据的分析下以学生参与网络课件学习、讨论、测试数据为基础界定网络平台成绩。以课堂纪律、表现、随堂测试成绩等界定平时成绩,以爱国主义情感和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等综合界定实践考核,以期末试卷或论文成绩界定期末考核成绩。以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情感与知识相结合,考核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客观、公正评价学习成效,完善军事理论课程评价体系。同时教师可实时根据网络平台数据和学生課堂、实践表现等及时获得教学情况反馈,发现教学问题,立刻进行修改和对教学过程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效。

   三、小结

   军事理论课教学对于国防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军事理论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但目前在具体学校教学中各种不足和矛盾依然普遍存在,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鉴于目前现状,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思想、行动上重视军事理论教学,不断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军事理论教学在育人体系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4

  摘要: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能很好的达到向大学生灌输国防观念和国防传统的效果,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磨练其意志,从而以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国防教育,独立学院,改革发展

  独立学院是国家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目前,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学院已经达到316所,在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既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高素质高层次兵员的战略措施。

  1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

  1.1基本特征

  按照新机制和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具有三大特征:

  ⑴采用民办机制,办学经费的投入以民办机制筹措,多数省份在本三招生,学费在每年一万以上;

  ⑵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突出一个“独”字,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⑶实施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1.2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实行的是本科层次的教学,从而也使其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同时,又有诸多的特殊性具体特点表现入下:

  ⑴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独立学院的招生大多安排在本三批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入学后,学习困难,导致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之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有些学生又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勉强就读,导致了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加缺乏自信心和恒心。

  ⑵学生热衷第二课堂活动,兴趣广泛且多才多艺。独立学院学生对学生会、科协和社团的竞选表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并且有意愿在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文艺活动和社团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艺,表现出比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个性比较张扬。

  ⑶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较大,由于独立学院学费较高,入读的大都是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学生,但也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这就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经济鸿沟,造成学生之间差别化比较严重。

  ⑷自控能力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后,逐步认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加之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度和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与迷茫,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在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放松了自己,丧失了自控能力,陷入了生活方式的自由散漫,从此起居不定时,学习无规律,花钱无节制。

  2独立学院国防教育现状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国防教育发展迅速,部分院校已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模式,很多高校将军事理论课列为必修课,有些开设了军事理论的选修课,军事理论的教学逐渐呈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特色,开展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为主的国防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国防教育的理解不到位、重视不够

  这个问题在公办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独立学院更为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国民的国防意识逐渐淡化,学校的管理者、师生乃至社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国防教育认识的偏差,认为在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开设国防教育课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教育功利化思想泛滥,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国防教育是浪费时间,甚至有的认为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事情,与学校无关,与学生无关。

  2.2国防教育的建设投入不足,发展严重滞后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成本问题一直是学院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国防教育建设的重视不够,人、财、物的投入不足,与自己的实际需求严重不足,比如师资不足,使国防教学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阶段。

  2.3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脱节,结合不好

  目前,由于没有认识到国防教育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各院校没有完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更多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理论化严重,内容空洞,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4国防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不足

  许多独立学院在国防教育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严密规划,有的院校军事理论教研室挂靠在学工处,没有常设机构,大多国防教师是兼职人员,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与国防教育的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有着极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国防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3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对策思考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去

  首先,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的地位,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地位,独立学院要从学院领导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认识到国防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加强国防教育可以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机制,保证国防教育有效实施

  构建适应新形势和独立学院需要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是国防教育顺利健康开展的前提,这就需要将其列入学校的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摆脱目前单一军事理论课、军训为主的课程体系,开设一些选修和辅修课,向学生介绍军事动态、军事形势的发展和军事科技发展动向等,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起高效的国防教育实践体系。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防教育质量的优劣,要想提高国防教育的水平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完善教研室的建设,依托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讨论,通过集中培训和示范课的形式为各位教师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而且,要有意识地建立案例素材库,时机成熟可以建立自己的国防教育网站,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

  总之,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一方面可以使独立学院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独立学院的国防建设,是发展独立需要教育的重要而有效途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为迎合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水平势在必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治海,陈必清.大学生军事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崔运生.大学军事教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3]孙文胜.浅谈独立学院国防教育建设[J].大江周刊*论坛,2011,5

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5

  摘要:儒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态存在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价值观、“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实践观三方面。儒家生态存在论是一种生成论,突出天地的“生生之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应承继天地自然的生生之德,“继善成性”;儒家生态价值观在人与自然万物的价值关系上肯定人高于其他事物的价值,但它所强调的人的价值,主要是一种德性价值,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承继天地生生之德,“赞天地之化育”,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儒家生态实践观主要体现在其社会治理思想当中,它继承了古代社会治理思想中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重视礼义的观念。

  关键词:儒家;生态哲学;存在论;价值观;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39-07

  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儒家生态思想发端于孔子,但在先秦时期,真正得到系统阐发却是在《中庸》、《孟子》、《荀子》、《易传》等著作中。两汉时期,儒家生态思想体现在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中。宋明理学受佛教理论思辨的影响,在《中庸》、《易传》思想基础上,对儒家生态观作了进一步阐发。本文主要从先秦儒家、宋明理学的相关思想阐述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内容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态存在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价值观和“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实践观三部分。

  一、“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态存在论

  成中英先生说:“儒道两家乃源出于同一宇宙经验。”因而儒家与道家在存在论上具有相似的认识,同样将世界视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创生万物的过程,认为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都是在这一运化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关于儒家生态存在论,本文突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天地生化万物的生成论模式;二是对天地“生生之德”、“诚者天之道”的强调;三是关于天人之间“天命之谓性”、“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关系的思想。

  关于宇宙生成论模式,《易传》除了具体阐发天地乾坤的生物作用之外,在《序卦传》中还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秩序的形成描述为一个生成序列:“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体现了儒家关于万物生成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认识;之后在宋明理学中,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将宇宙创生过程描述为“无极→太极→动静→阴阳→五行→万物”的过程,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太极之气,经由阴阳二气的动静交合与五行之气的相错杂糅氤氲化生,整个宇宙气机流贯,生生不息。周敦颐将我国古代科学理论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整合到其生成论模式当中,代表了儒家关于宇宙生成过程的基本观念。

  如果说道家关于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相对突出“道法自然”的特征的话,儒家宇宙生成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天地“生生之德”。在这方面,《易传》中的相关思想比较有代表性,后来宋明理学的天理说、仁论等均是在其基础上阐发的。《易传》在乾坤两卦的阐释中非常强调天地生物的作用。乾卦之《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卦之《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万物的生命都是在天道变化、大地滋养中孕育发生的。《易传》对天地“生生之德”的强调还表现在“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复其见天地之心”(《复・彖传》)等的表述上。在《易传》思想的基础上,宋明理学对天地生生之德又进一步阐发,如张载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阐释“天地之心”:“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朱熹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天地以生物为心”与“仁”联系起来:“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儒家对天地生生之德的强调表明,宇宙创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产生生命的过程,儒家的宇宙生成论是一个有机整体论的存在论。

  儒家关于天地运化之“诚”德的强调实际上是与天地生生之德相互关联的。《中庸》中首先阐述了“诚者,天地之道”的观念:天道运行是“至诚无息”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所谓“诚”是真实无妄的意思,“诚”体现在天地生长化育万物的功能上则是,因为“诚”,所以“生物不测”,生生不息。儒家关于天地“生生之德”、“诚”之德的阐释,本质上源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从人应具有的德性去体察天地的德性。因为天地具有生生之德,所以人应继善成性,实现天地赋予人的“仁”性,仁民而爱物;因为天地具有诚之德,所以人应“至诚”,以尽其性。

  天人关系是存在论的重要方面,儒家主要从“天命之谓性”、“继善成性”的角度阐发天人关系。“究天人之际”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题,而儒家关于“天”的认识也始终是围绕人生的意义探寻的。人作为天地的产物,在天地万物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人在宇宙运化过程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儒家没有脱离其宇宙生成论背景孤立地探讨这些问题。一方面,人的性命源于天地造化,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身的主体性,在天地造化中具有自身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此,《易传》、《中庸》、《孟子》中均有相关论述。如《易传》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卦・彖传》),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肯定人秉承有天地之性;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肯定人能继承发挥天命之性,赞天地之化育;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先秦儒家“天命之谓性”、“继善成性”的思想也构成了宋明理学天人关系思想的基本框架。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生态价值观

  儒家注重从天人之际考察人的地位和价值,因此,人的价值是儒家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而人的价值就在于承继天地生生之德,赞天地之化育,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儒家的生态价值理想;儒家生态价值观还体现在关于人与其他自然物如草木、禽兽之间不同价值的认识上。大体而言,儒家肯定人具有比其他自然物更高的价值,而人高于其他自然物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人的德性价值;与此相关,儒家高扬人的德性价值,对人的认知理性或者很少论及,或者强调德性高于知性。以下我们从这四方面分别阐述。

  儒家主要是从天人关系的角度强调人的价值的,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继善成性,赞天地之化育。天地具有生生之德,人的产生是天地生化万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人的价值正在于完成天地生成万物的目的。《易传》将人视作天地人三才之一,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肯定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万物之宜”的作用。《中庸》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成己成物,“赞天地之化育”;《荀子》则说:“天地生之,圣人成之”(《富国》),“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论》),将人的价值与天地并列。

  儒家在肯定人“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基础上,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理想。儒家关于生态价值理想的认识本身存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君子“中和”之德能促进天地的和谐有序,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荀子》则强调统治者以礼治理天下,能够使“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王制》)。表明儒家政治理想并不局限于社会领域,而是进一步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繁荣;宋明理学在生态价值理想方面则突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程颢首先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学说,将天地万物视作与人直接关联的有机生命整体;朱熹则在程颢基础上强调“万物一体”并不是人与万物本然的存在状态,而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认为人只有通过克制私欲,“公而后仁”,然后才能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作了具体阐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所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实质上强调的是人对天地万物的同情爱护之心,儒家不仅肯定人与草木鸟兽同一体,而且肯定人的仁德能够与瓦石等无情物为一体。儒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既是儒家德性修养的目标,同时也是儒家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理想。

  与道家“以道观之”的生态平等观不同,儒家虽然强调“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价值,但在人与其他自然物的价值关系上则突出不同事物的价值差异,肯定人具有高于其他自然物的价值。如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王制》)均肯定人具有其他自然物所没有的品质,而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的根本则是人具有“仁义”等先天德性。到宋明理学,程颢、朱熹均肯定动物具有一定程度的“仁义”,而其与人的差别则在于动物“气昏”、“推不得”或者“偏而不全,浊气间隔”(《朱子语类》卷四),也就是说动物虽有一定程度的仁义之性,但是对道德仁义缺少足够的自觉意识。由于肯定人与其他自然物价值的差异,儒家在人对他人、其他生命存在的道德责任问题上也主张“爱有差等”。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强调人具有更高的价值,也相应地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责任和义务。儒家虽然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上认为人与万物具有不同的价值,但却肯定自然造化整体具有高于人自身的价值。从生态科学角度来说,肯定人与万物具有不同的价值,人与万物是一个有机生命整体,既肯定多样性,又强调整体性,本身是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况的。

  儒家所肯定的人的价值主要是人的德性的价值,在德性与知性关系上,将德性价值置于知性价值之上。儒家对德性价值的强调主要体现在人的生态价值的实现,即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人的德性修养如体认天地生生之德,扩充人内在的道德良知等实现的。也正因为此,儒家很少谈人的认知理性及其作用。即便如荀子、张载少数几个谈及认知理性的思想家,也往往将德性置于知性之上。如荀子肯定人的认知能力,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但是又认为“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也”,因此主张“学有所止”,“故学也者,故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解蔽》)。所谓“圣”、“尽伦”突出的都是道德伦理内容,因此,其所谓“学有所止”,实际上就是以道德理性限制认知理性的无限膨胀;张载将人的认识区分为“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认为“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所谓“见闻之知”即我们平常所说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建立在主客二分认识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所谓“德性之知”则是指德性主体对自然万物的接纳和关爱。张载也肯定主体对自然造化过程的“穷神知化”,但这种认识实际上也不同于见闻之知,而毋宁说是一种德性直观。可见,张载虽然肯定见闻之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但又明确地说儒家所追求的德性之知与其有本质的不同。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导致了生态平衡的失调。从根本上讲,现代科技进步主要是建立在认知理性基础上的。当代许多生态思想家已经认识到,认知理性必须建立在德性理性的制约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从这方面来说,儒家对道德理性的强调具有深刻的生态意义。三、“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实践观

  儒家生态实践首先是一种社会治理实践,由于古代社会先后经历了渔猎、农业社会阶段,因此,儒家生态实践观主要体现在关于渔猎、农业生产的社会治理方面。儒家生态实践观的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复述社会治理思想中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们看到《礼记》、《孟子》、《荀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记载的是大体类似的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谨其时禁”思想。所谓“谨其时禁”就是说砍伐树木、捕食渔猎、种植五谷等应根据动植物生长的季节规律,在动植物生长季节禁止砍伐渔猎,按照植物生长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对此,《礼记・月令》中对每个季节的“谨其时禁”有较具体的规定,如“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履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田猎置罘罗网毕翳矮兽之药,毋出九门……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也就是说,在春夏草木禽兽生长季节,禁止一切破坏鸟兽巢穴,伤害虫胎、雏鸟、幼兽等各种有害于生物生长的行为。所禁的行为对象不仅包括动物、植物,甚至也包括山川土石。又如《荀子・王制》中谈道:“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生态实践观念是在此之前早就形成了的“圣王之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谨其时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取可资利用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从人类社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的。但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说,客观上具有遵从自然生态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作用。

  与社会治理相关,儒家生态实践观又相应地阐述了生态治理的智慧和方式。在生态治理智慧方面,《易传》突出了“仰观俯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智慧,《荀子》突出了“大清明”的智慧;在治理方式方面,《荀子》阐述了“礼义之治”的方式。

  在治理天下的生态智慧方面,《易传》强调治理天下必须建立在“知周乎万物”的基础上,并从这个意义上肯定《周易》是古代圣人“仰观俯察”的智慧结晶。“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上》)也就是说,治理天下必须建立在仰观俯察、极深研几,把握自然运化法则的基础上。《荀子》则吸收融合了道家思想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大清明”的智慧:“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变,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解蔽》)其认为,治理天下必须建立在“大清明”的智慧基础上。而其所说的“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与道家的虚静无为又有区别,是将虚静的心境与社会实践、与天地万物的认识相结合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人们能够从天地整体、宇宙整体考察事物,使万物发挥各自的功用;能够通晓治乱之变,把握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进而经纬天地,材官万物。

  关于社会治理方式,儒家强调以礼义治理天下,其中也包括通过社会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荀子》的相关思想比较有代表性。其一,荀子认为“礼义”本身并不仅仅来源于人类社会。《荀子・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人与万物从天地化生,因此,“礼”不仅要“尊先祖而隆君师”,而且应“上事天,下事地”,相应地,社会治理也必须纳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其二,礼义之治本身包含协调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内容。如《王制》篇中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肯定礼义之治不仅应协调君臣上下、父母兄弟的道德伦理关系,而且也涉及“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等生态治理原则。社会治理不仅能够实现社会本身的和谐,而且能够实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生态目标。

  儒家生态实践观除了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相关内容外,还包括个人生活实践方面的生态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当中。“仁民爱物”思想首先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到宋代,“仁民爱物”观念进一步发展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朱熹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思想,以及王阳明对仁之与鸟兽、与草木、与瓦石而为一体的具体阐述。儒家将仁爱之心拓展到鸟兽、草木,乃至瓦石,体现了对自然生态存在的关爱之情。“仁民爱物”思想不仅体现在社会治理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生命内在生机的欣赏和爱惜。所以在宋代有周敦颐不忍除窗前草、张载喜欢听驴鸣的佳话。儒家在对待自然万物的伦理关怀上也体现为“爱有差等”。关于“爱有差等”,王阳明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传习录》下)儒家“爱有差等”思想肯定仁爱对象的差异性,与道家单纯强调“以道观之”,突出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价值的观念有所不同。不过,儒家爱有差等思想符合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也是一种现实的生态伦理观念。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xuexiaorudangshenqingshu/8514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