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范文汇总四篇

村干部 时间:2024-04-23

【www.xxkjfw.com--村干部】

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lù,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范文汇总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1

2017年5月份,统计局作为民生村帮扶单位,为把民生村建设成为一个脱贫有产业,致富有门路的新型现代化畜牧村,针对本村散养散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效益的养殖现状,切实改变养殖户的养殖观念,从减量提质增效现代养殖模式发展,真正达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的。

经局委会研究决定,在民生村建立肉羊养殖改良配种站,花费1.1万元购买两只杜寒杂交F1代种公羊,花费9000多元购置配种仪器办公设备等。给有配种经验的贫困户经营,每配种基础母羊成功产仔一只羔羊,收取手工费15元,村委会提取5元用于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去年半年的帮扶政策以及养殖观念的宣传教育,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观念有所改变,今年年初有几家开始用杜寒杂交种公羊交配基础母羊,已经产下4只可爱的羔羊,都在健康成长。近几天好多养殖户都纷纷要求配种基础母羊,我们已经给村民聘用了专业的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补齐配种工具,为下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我工作队及局领导的多方协调下,一事一议工程村南挡洪坝及两座公共厕所建设成功,下一步协调水利部门,在挡洪坝南建设小型水库,计划进行双层养殖,水下养殖鱼类,水上养殖大鹅,寻找懂经营,会管理的承包人经营,雇佣贫困户人员,带动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2

为了最精准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擂鼓镇镇长罗淳倡议镇村干部寻找最困扶贫户,倾听最边远的民声,实施最贴近民意的帮扶项目。5月12日,我作为全省重点贫困村碾盘村第一书记,有幸被列为本次活动学习者之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此展开……

第一站:养蜂人家 谭开发

一路颠簸,喧闹的集镇渐行渐远,崎岖不平的山路,唯有矿车走过的痕迹。偶然见到一户人家,我们停车,踏着长满荒草勉强通行的机耕路,走到门前。寒暄一番后,罗镇长打开明白袋开始询问:“你们家有几个人?你们这还有栋红砖房,怎么纳入贫困户的?”。他说:“我叫谭开发,家里有两个人。虽然有几间红砖房,可是这里是滑坡体,这房子都裂成危房了。加之我们俩年老体弱,现在路勉强只能过人,车不能到门上,我们吃喝穿用都很难呀。”边说边指着墙上的裂缝。“那你这样怎么才能脱贫呢?”“我想呀,要是能改变下居住环境,交通便利了,我们生活所需就可以解决了。我们这里野花漫山遍野都是的,养几笼蜜蜂,可以卖个好价钱。再养几只鸡,把自己的一亩半茶叶管好,手头零花钱就不缺了。”他指着自己的几笼蜂和笼养的几只鸡说。“有信心就好,我们一定帮你们走出困境的。”

匆匆作别,我们又上路了。车上,我们都在感叹,勉强通路的贫困户发展养鸡和养蜂产业,可是 “酒香也怕巷子深”呀,就算产业规模起来了,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卖出的价钱是个问题。

第二站:五保兜底 吴美运

行车越发艰难起来,眼前掠过一幢破乱不堪的土房。停车绕行近500米羊肠小路,来到门前。老两口正在门前翻地。一眼望去,荒坡地上,到处都是碎石,真难想象这样贫瘠的土地怎么能种出庄稼。貌似两老听力有些障碍,我们大声呼喊他们才停下了挥舞的锄头回到房前。

“你们家什么情况?这地能种出庄稼吗?”罗镇长问。“我和老伴儿是五保户,原来住在村6组小井沟,那里的房子已经住不了了。村里考虑到我们住在那里不安全,借别人的房子住在这里。我们年纪一天大过一天,只能刨点房前屋后的地种点菜。我和老伴儿李国平靠点儿低保买些油盐啥的,生活也能过的。”老汉儿吴美运说。“你们这样的情况,孤苦伶仃的,愿意搬出去吗?”罗镇长问。“那倒好呢,那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买不回来柴米油盐了。”老汉儿说。“别怕,你们这样的属于政策兜底户,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的。”“嗯,现在的政策好呀,老百姓总是有好日子过,我虽然无儿无女的,现在这好的形势,我还想多活几年见识一下呢。”老汉儿听了罗镇长的话,仿佛把所有疑虑都解开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们上车了,远远看到俩老人继续开始了艰难的耕作。道路“瓶颈”让贫困户只能靠耕种贫瘠的土地勉强维持生计,我们也只能“望地兴叹”。

走了一段,一群修路的民工挡住了车的去路。听说是罗镇长来了解民情就主动要求抢赶工程,想让车能进山。可惜路况太差,车行至此只能折返。修路百姓主动要求当向导,借摩托车给我们。我和罗镇长顺着山路改骑摩托车继续前行。

第三站:空巢老人 余之成

摩托车行了一段,路越来越窄,不能再前行了。停车后,我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老婆婆儿倚门驻仗出门迎客,家长里短的聊了半天。听了半天我们知道了,她是余之成老伴儿,因家境困难,自己的一个儿子入赘到宝丰镇一个偏僻山村的女方家,无力养活两老,他们成了空巢老人。说了半天,中心只有一个一一期盼党的好政策,人民的好领导带他们走出困境脱贫致富。

她说:“听说外边土鸡蛋卖一块五一个,我们家攒了七板儿土鸡蛋,可是路不通,一个也卖不出去。”家里的水源,是用管子从山上引下来的,洗衣服、烧水统统靠它。她热情的倒上一杯水。迎着亮,明显可见水里很多浑浊物。罗镇长告诉他,自己饮用、煮饭时一定要放在桶里沉淀下。见她一直一瘸一拐地走路,罗镇长关切地问“腿怎么了?”。她明显有些神伤,“腿上以前受伤过,因偏远未能及时救治,留下后遗症,就一直这样了。这些年,我从未出过远门。”

是呀!这样的地区条件,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只有奢望。临行时,罗镇长鼓励她要积极响应政策,改变生活现状。

第四站:有房无人 空心村

罗镇长的那股犟劲指引着我跟随他继续前行,试图寻找到最困难的扶贫户。一路上,我们眼前尽是有房无人的村落。空落落的电杆儿,记录着曾经的繁华;绿莹莹的小水潭,激荡着过去人的行迹。山势渐陡,杂草丛生,渐渐的没了人迹。行至一段陡坡时,我手扯着沿途的灌木艰难前行,当我抬头看路时,才发现罗镇长的汗衫儿早已湿透。

一路摸索返程,在杂草丛生的山上,差点迷路了.散落在山间的牛粪是指引我们前进的路标。返程路上的住户告诉我们这里只有养牛的人偶尔来过。这个院落的10几户都因自然条件恶劣而自然搬迁。同时,也成了适合发展生态养殖的好地方。

往返先乘车、再骑车、后徒步20余里,往返近4个小时.一路艰辛,坚定前行。一趟下来,我倍感精准脱贫责任之重大.同时,我也倍感欣慰。老百姓总在念叨“这时代党的政策好呀,领导好着实呀!”这大概是我此行的收获。

说走就走的“旅行”告一段落,我们或许无法准确定位哪位是“最困扶贫户”,但是这一行动告诉我们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为民服务将永不止步。这恐怕也是罗镇长此行要旨所在。后来,据罗镇长介绍,因广山村地理条件恶劣,水电路不通,人民生活无保障,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将整村搬迂到“月亮湾’,给他们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让百姓能共享改革成果。

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3

在这几天调查走访中,我了解到,农村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因老致贫,农民因年岁数大了,劳动能力下降,又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导致收入下降,生活境况窘迫;有的是因学致贫,农村孩子升学是农民的开销之一,孩子考上大学是件喜事,但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农民家庭是天文数字,靠泥土里刨食,根本无法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有的是因愚因懒致贫,个别农民由于智力障碍或者没有文化知识而导致贫困,他们思想保守,不外出打工,也不懂得积累,甚至因为游手好闲、赌博,造成家里生活艰难。

现在导致农民贫困的各项因素中,最主要的无疑是因病致贫。疾病是农民的大敌。一个农业家庭,如果其主要劳动力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如果有一人得了大病,对这个家庭来说,生活将被彻底打乱,那就是致命的打击、无法承受的天大的灾难。地没人种了,不能出外打工了,更何况,为了治病,为了救命,可能把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一点钱全花出去,还可能拉下几年也还不完的债务。这样的家庭生活随即就会陷入困顿,陷入无奈,陷入绝望。

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搞两年,当前,群众盼什么,以后扶贫工作咋搞,我想除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村户,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换要通过有效方法加大扶智扶志力度,加大带动作用,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去拍几张照片,嘘寒问暖,更不是天天开会,整天纠结资料。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应该如何加强完善:

1)如何通过个人贷款,调整小产业,如何通过引导调整一个地区整个大产业。

2)如何继续推广企业带动和企业分红;

3)如何完善医疗体制使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每个人看大病,国家都能多报销;

4)随着农村老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如何加大和提高每位老年人基本生活补贴;

5)如何提高给国家现在生活在贫困地区作过贡献的人员,如农村退伍军人、优抚对象、烈士的遗属,抗洪救灾,见义勇为等类人员的生活补贴或者救助。弘扬社会正能量。

6)如何更大利用现有普惠政策帮扶群众,而不是普惠政策稍没有执行好,就追责;

7)如何把等靠要变成我要致富,提高广大贫困户个人素质,对党对社会要有感恩之心。要有诚信。

村干部走访农户记录4

不知不觉,又是中秋!

天刚刚黑下来,东方一轮皓月就迫不及待的由东方的地平线上窜升出来,大如玉盘,明如炽灯,照亮了这宁静的大地,这美丽的乡村!田野里微风拂来,高高的玉米叶随风摇曳,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和赵队长走在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每天晚上一个小时,一万步的距离,已是一年多来我们固定的日程安排,我们就这样已然肩并肩走过春、夏、秋、冬。每次走步,都是我们工作之余难得放松的时候,我们喜欢在这时聊天,聊在东风村经历的日日夜夜,聊眼见东风村的悄然变化,还聊着东风村的美好未来!

回到驻地,打开电视,正好赶上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的一段话,顺时让我感同身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节目里介绍了一对年近花甲的夫妻,他们只是民兵,并不是真正的军人,但也身穿迷彩,默默的守护在祖国的西北边疆,做“巡逻、护边”工作,一守就是31年!他们的儿女亲人都已长大成人,离的很远,每每佳节只能遥相想念。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佳节里,伟大祖国有多少像这对平凡夫妻一样的建设者,不能和家人团聚,依然执着的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啊!付出、奉献---这些华丽的辞藻在他们的日常也许根本就来不及提及。他们只是在微笑着去实现他们的那个梦,那个希望祖国越来越好,希望老百姓越来越好的“中国梦”!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东风村老百姓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一件新鲜事----“旱改厕”。在屋里面装厕所,这对东风村的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从前没有想过的。开始我们入户进行宣传的时候,大多数老百姓都不同意,村里老党员耿大叔听了这个事就哈哈大笑说,在屋里安个厕所多臭啊,再说我们农村人习惯了,屁股抗冻,不像你们城里人,娇贵,怕冷。耿大叔的话,就代表了村里大多数老百姓的想法。此外,耿大叔没说还有一条,就是很多老百姓想在屋里安水洗厕所,可是又心疼钱,怕花的多不合算。为此,我们工作队和县里帮扶干部以及镇里的包村领导没少跑屯入户、磨嘴皮子,特别是大力宣传了克东县县委县政府的好政策,村民参加“旱改厕”,修个室内厕所大约需要经费5500元,这个钱县委县政府出5000元,老百姓个人只需要出500元,这是多好的政策啊!就这样,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在我们的大力宣传下,东风村先后有100多户村民报名参加了“旱改厕”厕所改革,首批38户符合开工条件的村民家中已经开始干起来了,上设备、挖井、铺管线施工队忙的不亦乐乎,老百姓围着看的也不在少数,在中秋节这一天,东风村里真是好不热闹啊!

中秋,意味着秋天已经走过一半;同时,也意味丰收距离我们东风村的老百姓越来越近了。今年的收成如何是眼下村民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年的雨水比常年足,只是很可惜临近收获,9月初来了一场霜冻。但是无论如何,村里家家户户有农机的正在收拾农机、修路垫道的(进大地的路)正在修路垫道,小院子里的各种时令蔬菜、苞米、小豆基本上都已经采摘结束了,在这里我们工作队在市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也出了不少的力呢,帮助贫困户卖了近18000多斤的菜,增加收入2万6千多元收入。还有十天,收割机就下地了,到时候,就看那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听那大型农机轰鸣震耳欲聋吧!

来东风村一年多了,总是愿意和赵队长以及周围的人聊东风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脱贫攻坚胜利结束以后,马上就要大力开展乡村振兴计划了,那么在乡村振兴的洪流里,东风村会变成什么样呢?下午在村部办公室,我和村书记刘春雷、村里的治富带头人王志祥、村会计王春梅大姐几个人好好的畅聊了一翻,各抒己见,过程就不详说了,结果就是一条,我们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把东风村四个自然屯、七个村小组、七百多户村民都集中起来,在东风水库的西岸建设一个玉岗镇东风小区,十几栋居民楼,再修一个大的文化广场,围着小区做一个漂亮的绿化带,种上美丽花草,东风水库的岸边也硬化起来做一个小小的临湖公园,水库里再放上几条小渔船,那环境该是多美啊!把这四个自然屯的宅基地都开垦出来,这样的话我们东风村一下就会多出1500多亩绿色良田,按照1亩地包地费400元算,这一下子村集体收入就年增加60多万呢。那个时候,村民们冬天再也不用准备柴草垛,天天抱着柴草进屋烧火了,也不用担心屋里坑烧的不热了,那才是真正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啊。

春梅姐问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我想,在这火红的年代里,在这国家如此重视农村发展的今天,那个时候一定不会太远了!

因为有了梦想,剩下的就应该去现实他!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gongzuorudangshenqingshu/8592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