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小范文网!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精选5篇

党课 时间:2024-03-24

【www.xxkjfw.com--党课】

讲稿,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nggǎo,意思是演讲、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政党之一,而这一特点可以说是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最好诠释。

  作为人民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服务,以追求更大的人民福祉为前提。在多年的实践中,共产党创造性地把人民至上理论深入人心、融入实践,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变革。

  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对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感到十分关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为解决补短机制,以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精神和物质资源,以及获得充分的教育和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实现“以人民的生活关怀的工作”的理念。

  另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型市场经济体系,促进了科技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极推动改革和改善国民经济,从而推动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富强平和相互尊重,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公平发展。

  最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努力,以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歧视、营造和谐氛围,这贯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最好诠释。

  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至上理论深入人心、融入实践,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变革。中国共产党以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勇敢地担当起责任,积极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中国梦,逐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实现“改革开放、大放异彩”。

第二篇: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

  同志们: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凝练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明确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只有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日常工作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新时代新阶段,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今天由我就如何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与同志们交流几点心得体会。

  一、永葆为民初心,坚定为民情怀。

  ***总书记强调:“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一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不是体现在高群众一等上,而是深入群众,与群众建立鱼水关系,在为群众真心实意办事中体现的。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心实意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教育,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新时代,“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以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的引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在理论上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实践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坚持群众路线,能够让我们党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来,到群众实践中去,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政党或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能够认识到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能够自觉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能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党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认识世界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完全一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讲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所以,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当群众的学生。这只是认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认识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要号召群众行动起来,把党的这些认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使党的认识转化成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这就完成了认识的全过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政治路线是党根据最高纲领和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提出的。党的政治路线决定了党在一定时期事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是制定各种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而能否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则与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直接相关。这是因为,党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出发,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途径和方法,才制定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反映人民根本要求的政治路线。党制定政治路线之后,还需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践行,并把它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等,都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形成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都是重要保障。

  二、践行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

  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拜群众为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困、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须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得到实惠没有为出发点。

  (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人民群众,毛泽东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一切为了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二)一切依靠群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成为带领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往不胜,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关键就在于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这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无一例外都是党通过做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成功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以弱胜强、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秘诀,就凝聚在“人民群众”这四个字之中。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镌刻于党的基因和血脉之中,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今日中国之辉煌和强盛,离开了人民,我们党将一事无成。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人民群众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高;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把党的从群众实践中升华出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科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科学,一次比一次更正确。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认识和工作路线。

  三、坚持为民务实,切实担当作为。

  坚持群众思维、群众底线,就要把群众的心上事放在心上,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解好题,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为民的新担当。

  一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深化改革相结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生活在基层,对改革措施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改什么、怎么改,根本上还是要听取群众意见。要站稳群众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推进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积极稳妥推进。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要让群众最大程度参与改革,化解改革风险、克服改革阻力、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要敢于为群众利益承担风险。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特别是要强化协调配合,办法一起想、工作一起做,合力攻坚克难搞改革。古人讲:“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就是说,一些工作之所以没有做好,不是失之于方向不明、道理不清、招数不对,而是失之于用心不够、抓得不紧、落实不好。细节决定成败,责任心强的同志往往就能把工作做好。

  二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始终以民生为先、以民生为重、以民生为本。群众从来都不喜欢虚的,总是希望我们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群众的需求已从生存需求上升到对公平正义、政治文化权利方面的需求。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养老、看病、上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群众对政府就不满意,社会也不会和谐稳定。要督导有关部门单位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推进,确保不失信于民要坚决抵制社会不公平现象,比如某些人利用关系“钻空子”,享受了不该享受的惠民政策,挤占了本该享受政策的群众的利益。必须尽快完善政策措施,规范流程,强化监督,坚决清理有损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真正让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群众。

  三是走好群众路线要与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作风关系事业成败,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加强学习。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注重学习效果,提升理论层次,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实现学与用、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要敢于担当。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对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党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就要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就要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就要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就要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亲身听取群众意见。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

  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系统设计好工作目标和措施,细化好责任分工,实施好具体项目。要清正廉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干部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反腐倡廉思想营养,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持之以恒坚守廉政之道,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监督,慎独慎微慎初,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要清醒认识到,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谨防“贪欲”之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好家风促进优良作风养成。

  同志们,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全党任重道远。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勇毅前行,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民心、赢得主动,团结带领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三篇: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宗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之一,人民至上,旨在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可以看到,“人民至上”这一概念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之一,为发展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原则。

  在中国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民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打天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倾听人民的声音,维护人民的权益,创造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当今的时代,人民至上更是成为了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旨在保障人民的权利,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好的社会,同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中国的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生态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是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我们生活的当下,真正做到人民至上需要我们付诸实践。作为中国国民,我们应该更好的维护我们的权利,也应该关注他人的权利。与此同时,在实现人民至上的过程中,有些关键性问题也需要我们一些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得到正当保障的人们,让这些人们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念的实践,让他们获得应有的权益和生命财产承诺。中国的扶贫政策不断的优化,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人民至上的关爱和呵护。我们也可以实际行动,去贫困地区进行义务支教,志愿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获得对人民至上的认知。

  其次,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敏感人群,对处于机会不足,社会地位低下人的保障和关注还需要加强。对于农民工等群体,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其权益,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待遇。违法经营,身体残疾等情况下,人民至上的理念也会在其中体现,更关心和善待这些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做到人民至上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切实履行公民义务,尤其是作为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更应把握商业机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

  回顾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人民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是人民支持和努力实现的目标,中国才可以走到今天。在未来,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推进民主建设,创新创造,让国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毫无疑问,共产党和政府应该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人民至上的思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人民权益。同时,每一个国民也需要更加有强烈的意识,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之中,推动人民至上思想落实成为新的生活习惯。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将“人民至上”这一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让其成为自己生活的信仰和指南。做到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贯穿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

  第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2020年6月2日,***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一百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中国抗疫书写了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伟大篇章。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在安全生产方面,需要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抓好防范、监督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方面,需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需要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第五篇: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党课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信条和政治品格,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的信念和职责。从山西之行到全国两会,***总书记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力重千钧,温暖人心。栗战书委员长明确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在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如何把***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地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如何让“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基层更加生动、更加惠民,如何交出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人大答卷,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一、要把“人民至上”落实到联系群众的真情与常态上去。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近几年来,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代表工作站(室)已经延伸到了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代表全员进站、代表接待日等工作在不断规范,双联“五个一”活动也在不断深入。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联系群众的工作就真的到位了,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让联系群众融入真情,成为常态。代表工作站(室)是淬炼各级代表为人民服务成色的场所,我们不能仅仅把代表进站作为一种履职方式,而要成为职责和情感驱使下的自觉行为。代表入站时,要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代表履职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群众来访时,要有亲切感和获得感。我们要做到群众有需要时能随时联系到代表,群众有困难时代表要及时出现在群众身边。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智慧人大”平台建设,让社情民意可以通过“指尖”速达,让人大代表能够在“云端”履职。把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的方式拓展到网上,把代表履行职责的成效晒到网上,把精彩的人大故事宣传到网上。

   二、要把“人民至上”落实到民生保障的精准与力度上去。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一直以来,我们人大常委会始终秉持 “人民至上”的理念,聚焦民生实事开展各项监督工作,今后还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把民之亟需、民之所望作为履职所向,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养老等利益问题开展监督,推动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加强基层财政支出投向、民生实事办理等方面的工作监督,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推动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放到基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目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实现攻坚目标。同时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体现民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创新实践,目前已全面推开,取得了较好成效。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改进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为这项工作逐步向县、市级层面推广创造条件。

   三、要把“人民至上”落实到服务经济的热忱与周到上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上亿市场主体。它们在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中国经济的座座“青山”,是中国经济活力之源。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加大,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举步维艰。对于政府来说,过一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释放红利空间,企业就有了闯过难关的底气和力量。对于人大来说,监督政府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完善金融支持、降低生产成本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人大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议题履职行权,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议抓紧抓实抓好。要深入企业,把问题摸准摸透,要从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敢于动真碰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从哪里改起,哪些短板长期存在,就从哪里补齐。要以热忱周到的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四、要把“人民至上”落实到法律实施的有效和公正上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大要积极顺应新时代基层群众民生民主权利的新要求,有效履行职能,保障和推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和公正实施。要开展广泛全面深入的督查和执法检查,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检查形式,将其与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成行之有效的监督链条,提升人大法律实施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能。要及时吸纳公众对相关法律实施工作进程的意见建议,要探索开展法律实施情况的第三方评价,保证所有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启了民事权利保障新时代。总书记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民法典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法律体现,作为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积极为民法典的有效施行创造条件。要利用走访选民、视察、调研、代表接待日等途径,积极做好民法典的解读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通过抓好学习宣传、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让民法典的内容与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行为规范,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面对当前异常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深扎进基层沃土,激发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蹚出了人大路径,向人民交上满意的人大答卷。

本文来源:http://www.xxkjfw.com/sixianghuibao/79337/

推荐内容